破壞模式:生銹
含水性的液體或處于高溫差、高濕度的環境下,水氣導致絲杠產生銹斑,在長時間運轉后甚至會導致大面積的生銹。
發生主因:高濕度環境、水溶液進入、潤滑油或潤滑脂防護失效。
解決辦法:選擇剛性強的絲杠,同時增加絲杠螺母表面防銹處理。
破壞模式:燒傷
當絲杠承受負荷時,一定會產生磨擦力。在潤滑不足的狀況下,摩擦產生的熱量無法有效地排除,潤滑劑無法發揮正常功能,導致絲杠螺紋面過熱呈現黃褐色。
發生主因:潤滑不良、負荷過重。
解決辦法:每隔一段時間為絲杠涂抹合適的潤滑油脂。
破壞模式:破裂
承受過大的負荷導致鋼珠迴流不順暢,使得螺紋面承受力集中在一起,超出絲杠可承受負荷范圍后,最終導致表面崩裂,進而產生破裂。
發生主因:外部沖擊力過大、循環異常。
解決辦法:選擇直徑大一點的絲杠,承受負荷能力強。
破壞模式:肩部斷裂
運轉時絲杠肩部反覆受到彎曲的力量,使得初始裂紋自A→B→C最終斷裂。
發生主因:組裝偏擺過大、肩部幾何偏擺過大、肩部強度不足
解決辦法:增大肩部直徑
破壞模式:異物入侵
在高粉塵環境中,外在的粉屑無法被有效的隔絕,導致粉塵進入螺母內部,長時間使用將導致運轉不順,甚至迴流系統阻塞。
發生主因:粉屑粒徑小于防塵配件之防護能力。
解決辦法:螺母加裝防塵片或防塵護罩,防止細小物體進入。
破壞模式:剝落形成空洞
剝落是絲杠接觸疲勞破壞的表現。鋼珠滾動時,絲杠螺紋表面的最大負重區產生初始裂紋,經由反覆承受作用力在絲桿螺紋表面形成裂紋,剝落后呈現坑洞。
發生主要原因:已達到使用壽命、該接觸位置負荷過高。
解決辦法:選擇直徑大一點的絲桿,承受負荷能力強。如果達到使用壽命需更換新絲杠。
破壞模式:切削液、冷卻液入侵
切削液、冷卻液與潤滑油脂相沖突,導致潤滑油脂失效與變色。
發生主因:管路泄漏、防護失效、潤滑油脂變質。
解決辦法:清理干凈絲杠上的切削液、冷卻液和潤滑油脂,重新涂上潤滑油。找到管路泄漏的地方修補好。
文章標題:上銀滾珠絲杠“醫生”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cdzykt.cn/news/386.html
本文來源:東莞市創威達傳動科技有限公司